尊敬的各位专家,下午好。我们的作品是生态智能水井设计与施工,属于专业二组。
生态兴则文明兴,让天更蓝,水更清。接下来就跟我一起走进生态智能水井。共分为四个部分。本专业围绕工匠精神,确定了四维人才培养目标。塑匠心,学匠知,钻匠技和创匠艺。同时,我们将思维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指标,映射到课程标准中。
课程共六个模块,本次参赛内容为模块四中的项目。三、喷泉水池设计与施工共十六课时。为对接园林设计和施工岗位,重构两岗位三环节递进式课程内容。为响应生态文明国家战略,对接智慧园林产业需求,融入生态与智能。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我们设定了四阶段的教学过程。从设计,虚拟,施工到验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学生,养私德、修功德、立大德。
本次授课对象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课前,同学们合作完成了几排水和柔性水池的设计与施工。能熟练运用绘图软件和施工工具。具备良好的规范制图和安全规范施工的职业素养。但生态文明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还需继续加强。依据课程标准对接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构建了岗,课,赛,证四维融合的育人模式。岗即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学生扮演项目经理、施工员和验收员,完成施工。课及问题导向,自主探究。包括引,析,做,思。以此任务,一生态水池施工图设计为例。教师利用小实验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生态水池的结构分析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施工图设计解决问题。最后,汇报、点评,反思改进。赛及对标试赛,分组竞赛完成生态水池和智能喷泉的施工与验收。证其对接证书,拓展记忆本课程,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课后学生参加等级考试。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平台虚拟和试赛标准,构建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为提高学习成效,我们利用产教融合项目实行任务驱动。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统计,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水井设计与施工技能显著提升。为强化技能,我们坚持教赛结合,本专业学生先后数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为培养双创,我们依托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校企合作,承接工程项目师生共同开展项目实战。同时,我们还受邀完成了展园的设计与施工。荣获金奖,受行业称赞。培养的学生作为高技能人型人才,被引进,院校被社会认同。伴随着课程的发展,我们建成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理。依托省级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共建传统园林实训基地为实。凭借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生态水井施工项目为虚。通过理、实、虚三位一体,培养生态智慧园林工匠。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水井设计与施工紧密对接,试赛园艺赛项,我们利用实训工场开展教学。对标是在标准开展评价。依托五级技能大赛体系,培养大国园林工匠。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研究生态修复和智慧园林,同时进一步对接国际园林职业标准,培养美丽中国建设之才。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请专家批评指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