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w b是世界最新的室内定位技术,不仅应用于养老院、隧道、工厂等人员,物资定位,后勤时代,还可以精确定位人员在室内的位置和排查密切接触者。我们的参赛单元正是基于u w v技术的室内轨迹定位系统应用程序开发。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整体设计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融合赛政,融入思政,从单一到综合,将课程重构为五个教学项目,参赛内容为项目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为四个学习任务,共计十六学时。根据迪克凯瑞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学生整体表现为三强三弱。依据人培课标等相关标准,确定以下三维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思政教育和技能培养为双主线,配合双地图、双载体、多元多维的双评价,形成四d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小组协作等方法,结合活跃式教材开发平台等,在真实的定位场景和一体化教学中实施教学。
二、教学实施过程。参赛作品是完成室内轨迹定位系统,应用程序划分为四个学习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确定为六个学习环节。课前通过角色分工,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教师发布学习地图,学生明确目标与学习路径。完成课前测验后,教师通过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项目规划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制定计划并完成开发计划书。基站部署环节将深涩难懂的原理制作成教学动画,辅助学生理解,教师按工程规范标准示范操作,学生分组实操,利用定位系统平台进行基站部署与调试。基站部署后,教师以展厅为教学载体,学生以四场景为学习载体,对定位系统进行界面设计和规范编程,突出教学重点。轨迹呈现环节在评价量表引导下,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数据接口调用和画布插件的编程,解决教学重点。教师用光立方模拟定位轨迹显示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图定位和检测值匹配,突破教学难点。接着,学生按软件测试标准组间交叉测试,养成公平、公正、严谨、审慎的工作态度。最后,教师和企业导师总结验收,学生自评和团队总结展示学习成果。课后,学生巩固知识,补齐差距,并用智能小车搭载定位系统进行轨迹控制,实现能力迁移。本单元采用学习通辅助评价,按评价量表在教学各环节对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可分析和追溯。
三、学生学习效果,各小组均完成了定位系统应用程序,学生一次过关率百分之九十五,二次过关率达百分之百。学情分析,中学生欠缺的a p i调用和数据插件的编程能力。在项目最终评价成绩中均有明显提升。在完成项目基础上,学生以多场景室内定位系统项目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和移动应用开发比赛,均获得省级二等奖。
四、反思改进措施,特色创新有三、在教学中采用了当前最新的u w b定位技术,校企合作,共同承接价值一百五十余万元的猛化工厂人员物资定位系统的开发任务。利用该技术,学生在课后还改装了专供失智老人使用的定位手环,具有良好社会效益。通过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创设四d模式,成效显著,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选课院校二百四十六所,团队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会十六场。四d教学模式应用推广效果良好。优化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融入港克赛镇评分标准评价,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学生岗位胜任力显著提升。
后续,我们将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性数据监测,建立动态调整的学习地图,同时建立学生个体的信息数据库,为增值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实施报告汇报完毕,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