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们团队的参赛作品是慢性呼吸病护理。

首先由我来进行教学实施汇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和大家介绍。第一,教学设计内容,重构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为新疆当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落实教育扶贫。我们按照新疆当地内科常见病区划分为八大模块。本次参赛内容选自模块二呼吸内科疾病的项目二慢性呼吸病护理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任务,整体任务的设计体现由简单到复杂层级递进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了培养他们形成对病患从医院到家庭、社区健康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

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援疆班五年至三年级的孩子。目前他们的知识技能基础存在对相似疾病的辨别较难把握。认知实践能力方面,主要是分析解决临床问题有待进一步培养。

学习特点,能够熟练掌握普通话,但是课下的学习主动性略有不足,容易受到思乡等情绪的影响。基于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人培课标等依据,我们确立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优选了以下教学策略。第一,叙事教学串联并立。我们以一位援疆工程师扎根边疆,奉献青春。不同年龄阶段,慢性呼吸病进行性发展。这样一个故事案例贯穿于授课的始终,让学生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辨别点,同时唤起他们的共情,激发学生的感恩回馈,有利于丰富课堂的内涵。故事案例的发生是从医院到家庭社区,因此,我们模拟了不同的教学情境,结合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增强了课堂的情境感和真实性。针对课程的重难点,我们充分发挥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优势,自主研发并合理应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突破重难点。为了进一步缓解援疆班孩子的思乡情绪,促进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学校组建了援疆服务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帮扶,让远离家乡的孩子感受来自同伴、老师的关爱。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与临床的护理专家组建了一支双师型内科护理师资队伍。二零一八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今年也入选为国家级创新团队成员。我们有校企共建的各类国家级课程资源,包括国家级的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具体的实施过程,体现了港课在镇武学三段的教学全过程。这里,我们以肺心病的急救护理进行简单介绍。

首先是课前阶段,老师的导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线上理论测试对接护士直考内容。其次,观看急救视频和小组的模拟演练,这里注意让学生去体会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同时,实训时要遵守劳动纪律。袁江对课前进行帮扶,并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记录反馈给老师。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一对一的课前答疑解惑。

课中阶段主要是老师的企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说通过小组汇报,老师归纳总结来达到肺心病知识的一个巩固。这里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责任担当的职业素养。接下来导入动画案例,延续故事中疾病的发生,发展致用环节。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完成虚拟仿真训练。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实施抢救任务。

评析阶段,师生针对每组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点评,老师注意对接,一加x和技能大赛当中的吸氧操作,同时融入关爱病人的职业素养,最后拓展肺心病急救的新技术进展。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每年护理学院所举办的小发明创造,践行创新中国。

课后阶段主要是老师的评学和学生的提升学。通过推送个体化学习资源实训、练习评价,促进其补习短板结合援疆辈的帮扶老师线上线下的答疑解惑,最终实现其自我提升。此外,通过课后的反思,武装学生思想,进一步强化其仁爱、敬业的职业素养。

学习成效,通过理论实训考核的前后对比,我们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均已达成。基于各教学平台数据的监测和自评问卷,说明学生的素质目标得以增强。我们还注重考量学生的增值评价,除了以上教学目标评价的对比,我们还从社会服务参与度、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考量,体现了他们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去肯定。

特色创新。我们作为全国首批三全一人试点院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切入点,通过课前引入、课中融合、课后反思,来实现课程思政的无痕浸润。二零年,内科护理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二、构建有故事、有情境、有思想、有乐趣的私有课堂。二零年,内科护理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课。三、援疆队帮扶助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去年,护理学院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不足之处,个体化教学有待进一步的深入,部分学生与病患的交流,照搬书本,我们可以继续发挥援疆队的帮扶优势,同时探索智能bi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预见趋势,促进其共同发展。人人成才。

每个人每天呼吸将近有两万多次,希望通过我们的悉心呵护,能够陪伴您健康全过程,一路同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